更多>健康>恢复

肠粘连是怎么回事

肠粘连是腹腔内组织或器官之间异常黏附的一种病理现象,属于腹腔粘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其中,先天性肠粘连较为少见,通常与胚胎发育异常或者胎粪性腹膜炎有关;而更为常见的是后天获得性肠粘连。

后天性肠粘连的主要诱因包括腹腔炎症、手术操作、创伤、出血以及异物残留等。这些因素会引发腹腔内的炎症反应,导致大量渗出液产生,进而形成纤维蛋白性粘连束带。这些粘连束带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连接在一起,最常影响的是小肠部位,从而引发小肠粘连。

小肠粘连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这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只有当肠道出现狭窄、炎症加重、内容物增多或蠕动加快等情况时,才会表现出相关临床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部疼痛和胀气、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处理。

因此,了解肠粘连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独自等待2025-07-17 12:30:2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