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老人因高血压引发手脚麻木,经规范治疗后显著改善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手脚麻木是许多中老年人常见的症状,通常会被误认为是颈椎病或中风前兆,但其实也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本文介绍的是一位66岁男性患者,因长期未规律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导致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调整降压药物并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手脚麻木症状明显缓解。
【基本信息】男,66岁
【疾病类型】原发性高血压伴神经系统症状
【就诊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1月
【治疗方案】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并配合限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3个月后门诊复查
【治疗效果】手脚麻木症状完全消失,血压控制稳定,颈动脉斑块未见进展
一、初诊情况
患者为66岁男性,由子女陪同来我院就诊,主诉为清晨突发手脚麻木,虽无肢体活动受限,但家属担心中风而紧急就诊。接诊时测得血压为178/80mmHg,远高于正常范围。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排除脑出血可能,后转至心内科进一步诊治。查体显示心界左移,心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病理征,综合判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二、治疗过程
入院后复测血压仍高达180/80mmHg,为防止脑血管意外,立即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并安排头颅MR检查,排除急性脑梗死。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肥大、室间隔增厚,颈动脉超声发现动脉斑块形成,心电图显示左室高电压,说明长期高血压已造成靶器官损害。根据检查结果,医生调整降压方案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三、治疗结果
治疗首日血压即下降至156/70mmHg,手脚麻木症状有所缓解。经过7天系统治疗,出院时血压稳定在140/66mmHg,麻木感完全消失。3个月后门诊复查颈动脉超声,未见斑块进展,说明治疗效果良好。
四、康复建议与注意事项
患者血压虽已控制良好,但仍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需特别注意:必须坚持规律服药,避免血压波动;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电解质、尿酸及肝肾功能。由于患者使用了含利尿剂成分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更应关注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问题。
五、医生总结与建议
本例患者提醒我们,高血压不仅是一种慢性病,更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当出现如手脚麻木等异常症状时,除了考虑神经系统疾病,也应警惕高血压并发症。坚持长期规范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控制病情、预防严重后果的关键。一旦出现不适,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