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绞痛是什么?全面解析这种常见心脏疾病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脏缺血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或心前区压迫感等不适症状。这种病症通常与冠状动脉疾病密切相关,当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管腔狭窄时,就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的绞窄性疼痛,或者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也可能仅感到胸闷或紧缩感。

心绞痛的疼痛可能向多个部位放射,例如左上肢、背部、咽喉,甚至可能放射至牙齿,引起类似牙痛的症状。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上半身疼痛时,尤其是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应警惕心绞痛的可能性。

根据发作特点和病情变化,心绞痛主要分为两大类: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也称为劳累性心绞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因为此时心脏负荷增加,需血量上升,而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这类心绞痛在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后往往可以缓解。

相比之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更具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患者可能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也可能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者动脉内斑块脱落、破裂引起血栓形成所致。不稳定型心绞痛往往预示着更严重的心脏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因此需要尽快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

总之,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了解其症状、分类和潜在风险,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如果出现相关症状,特别是首次发作或症状加重的情况,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酒杯里的小鱼2025-07-19 11:05:5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