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63岁男性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联合支架植入成功缓解胸痛症状

(声明:本文仅供健康知识科普参考,病例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摘要:本文介绍的是一名62岁男性患者,此前身体健康,但在20天前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症状反复发作,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虽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但效果不佳。来我院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经过规范药物治疗联合支架植入术,患者的胸痛症状完全消失,恢复良好,住院10天后顺利出院。

基本信息:男性,62岁

疾病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

就诊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1月

治疗方案: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并实施前降支支架植入术

治疗周期:住院10天,后续需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胸痛症状完全缓解,未再复发,心电图恢复正常

一、初诊情况

患者为62岁男性,自述20天前在散步时突发胸口疼痛,伴有明显憋闷、恶心、出汗及心慌等症状,休息约10分钟后缓解。曾在当地医院检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心脏彩超均无异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伴T波倒置,被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相应治疗。但症状仍反复发作,尤其在活动时更为明显,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

入院后,经全面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复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心脏彩超结果均正常,心电图依旧提示窦性心律伴T波倒置。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前降支狭窄达85%,回旋支狭窄40%。综合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二、治疗过程

入院后,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家属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初期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预防应激性胃出血,以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扩冠改善胸痛。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前降支存在严重狭窄,经家属同意后,对患者实施了支架植入术,在前降支置入一枚支架。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胸闷、胸痛感减轻。

三、治疗结果

住院期间,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偶发胸痛。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胸痛完全消失,整体状态明显好转。住院10天后,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病情稳定,遂准予出院。

出院前,医生叮嘱患者需长期坚持口服药物,并定期门诊随访,监测心电图及其他相关指标。

四、康复建议

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已恢复良好,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进行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羽毛球等,避免剧烈劳累;

保持规律作息和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保持大便通畅;

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备突发胸痛使用;

若症状再次出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五、医生总结

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若不及时干预,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本例患者症状典型,表现为劳力性胸痛,且程度较重,但心肌酶未升高,心电图也无动态改变,初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因此,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并通过支架植入解除狭窄,是该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这提示我们,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尽早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疗,以有效缓解症状、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JeremyMi2025-07-19 11:59:5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