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手术的详细操作流程
冠心病支架手术通常采用动脉路径进行,早期多选择股动脉穿刺,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选择桡动脉穿刺置管。在穿刺成功后,医生会置入一根细长的导管,称为指引导管。通过导丝引导,指引导管会依次经过肱动脉、锁骨下动脉,最终进入升主动脉,并到达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根部也称为主动脉窦,是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所在。当指引导管到达此处后,会通过导管勾住左右冠脉开口,随后进行造影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的具体情况和狭窄部位。在完成造影定位后,医生会沿着指引导管送入导丝,穿过狭窄区域,为后续操作做好准备。
当导丝成功通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后,医生会沿着导丝将球囊送至狭窄处。随后向球囊内注入造影剂,使其膨胀,从而扩张狭窄的血管。这个过程可以促使动脉内的斑块发生碎裂和延展,同时可能造成血管内膜的轻微撕裂,有助于血管的重新塑形,这一技术被称为PTCA(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然而,单纯球囊扩张术后仍存在一定概率的血管再狭窄风险。为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医生通常会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进一步植入支架。支架会沿着导丝被送至狭窄部位,随后通过球囊的再次扩张将支架撑开,最后撤出球囊,使支架永久留置在病变部位,从而保持血管通畅。这一过程被称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整个手术过程在X光引导下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