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在中医中的称谓
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根据其病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病情的发展变化,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胸痹:疾病的早期信号
胸痹是中医对冠心病早期阶段的一种常见描述。这里的“胸”指的是疾病的好发部位,而“痹”则意味着气血运行受阻。当患者出现心绞痛时,常表现为胸骨后的疼痛,这正是胸痹的典型症状。胸痹多用于描述冠心病初期的一些常规症候,如胸部闷痛、气短、心悸等。
真心痛:病情加重的标志
若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进一步发展,中医称之为“真心痛”。这一阶段通常对应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心肌梗死。古代医籍中对此有形象的描述:“心痛甚,手足青至节,四肢青紫,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说明该病来势凶猛、病情危重,稍有延误便可能危及生命。
及时治疗是关键
在胸痹阶段,患者应尽早前往医院接受正规治疗。通过合理的中医调理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防止其进展到真心痛阶段。若延误治疗或采取错误的干预方式,加之饮食不节,如大量饮酒、食用高脂食物,可能会加速病情恶化,导致血管堵塞、心绞痛频繁发作,甚至引发真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