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病的定义与危害
急性冠心病是指以急性冠脉事件为特征的一类心脏疾病总称,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医学上,更常使用的一个术语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它涵盖了多种因冠状动脉供血突然减少而引发的严重心脏问题。其中,心肌梗死又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两种类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通常是:在原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或脱落,进而引发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这种阻塞会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损甚至坏死,从而引发严重的临床症状。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无论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还是不稳定型心绞痛,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果控制不当,极有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在临床上处理此类疾病时,通常遵循一些共同的治疗原则,例如在无禁忌症的前提下,尽早启动抗血小板与抗凝联合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