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什么疾病,是否具有危险性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壁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脏问题。冠心病本身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状态,如心肌梗死,进而对生命构成威胁。
诊断冠心病通常依赖于专业的影像学检查,例如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管狭窄的程度。当发现三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分支中存在粥样硬化病变,并且在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血管内腔面积狭窄超过50%,即可确诊为冠心病。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通常是由于心肌暂时性缺血引起,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疼痛或不适,可能放射至左臂、下颌等部位。而一旦发展为心肌梗死,意味着部分心肌组织因长时间缺血而发生坏死,这将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肌梗死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后果,如心脏收缩能力下降、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因此,当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冷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治疗。
总之,冠心病虽然属于慢性疾病,但在病情进展后具有较高风险,尤其是心肌梗死阶段。因此,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控制病情、预防急性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