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下壁心肌梗死的成因与影响

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心肌梗死,主要指心脏下壁区域的心肌因供血中断而发生的坏死。心脏的结构包括前壁、下壁、侧壁和后壁,而下壁心肌主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占比约为80%,其余20%-30%则由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负责供血。因此,当心电图提示下壁心肌梗死时,大多数情况下(约80%)是由于右冠状动脉发生了病变或阻塞。

右冠状动脉不仅负责下壁心肌的供血,还为窦房结和房室结提供血液。这意味着当下壁心肌梗死由右冠状动脉堵塞引起时,可能会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患者可能因此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发展为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从Ⅰ度逐步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心跳骤停等危急状况,此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例如紧急植入临时起搏器以维持心律。幸运的是,一旦血流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并不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落雨倾城2025-07-20 14:21:5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