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76岁男性突发胸闷气促,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肌梗死类型,典型表现为心电图ST段抬高。本文介绍一位76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胸闷、喘憋并伴有大量出汗前来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后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合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恢复良好,住院一周后顺利出院。

【基本信息】男性,76岁

【疾病类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1月

【治疗方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肝素钠静脉用药

【治疗周期】住院1周,1个月后复诊,需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趋于稳定

一、初次接诊情况

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突发胸闷、气促,伴有明显出汗及心慌感,症状持续未缓解。未在院外进行任何治疗,紧急自行来我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V1-V4导联ST段抬高≥0.3mv,初步判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随即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一般,近一周饮食及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

二、治疗过程详解

入院后检测发现肌钙蛋白和血清酶学指标显著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严重。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通过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在导丝引导下找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治疗。住院一周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明显缓解,准予出院。

三、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前患者胸闷、喘憋、出汗、心慌等症状明显。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小于20%,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恢复正常。住院期间未再出现不适,症状完全缓解。出院后一个月复诊,建议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为预防病情复发,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

2、定期复查心电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监测恢复情况;

3、病情稳定后适量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

4、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避免高盐高脂食物。

五、医生临床体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急性血流受阻,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坏死。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等,严重时可引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本例患者因及时就诊,治疗及时,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预后良好。

陪你一世说晚安2025-07-20 14:36:2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