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男子两年心慌困扰终得解,微创手术成功治愈室上速
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发作时可引起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本文讲述一位60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心慌发作持续两年多,最终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结合射频消融术,成功控制病情,术后恢复良好,未再复发。
一、患者基本情况
【性别】男
【年龄】60岁
【疾病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2月
【治疗方式】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
【住院周期】4天
【治疗效果】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无复发,顺利出院
二、初诊时的症状表现
该患者在入院前12小时突发心慌,伴随头晕、出汗等症状,自测脉搏无法触及,随即来院就诊。当时精神紧张,情绪焦躁,语言表达断断续续。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患者回忆,早在两年前便有类似发作,表现为突发心慌、持续约半小时后自行缓解,当时未引起重视。此后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症状也愈发明显。
三、治疗过程与决策转变
患者多次发作且症状逐渐加重,对生活造成明显影响。我们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结果,初步判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该病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发作时症状明显,但平时对生活无影响。
在治疗方案上,患者最初希望仅通过药物控制,对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顾虑。我们向其详细解释了该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差异,以及手术过程和安全性,逐步打消其对手术的恐惧。
最终患者决定接受射频消融术。术中电生理检查显示为房室结双径路,通过约30秒的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根治疾病。术后多次诱发测试,均未再出现心动过速。
四、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手术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完成,术后患者感慨道:“原来微创手术只是几个小眼,早知道就不该这么晚才做。”术后未再发作,心慌、头晕、出汗等症状全部消失。
患者及其家属长期存在的焦虑情绪也随之缓解,患者性格变得开朗,日常生活恢复自如,不再因担心发作而限制活动,家属也不再担心其单独外出。
五、术后护理与生活建议
虽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其发作时的不适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射频消融术的治愈率高达95%,术后一般无需继续服药,也无明显活动限制。
建议患者术后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适当参与户外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如出现心慌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原因,避免过度焦虑。
六、医生总结与临床启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少数可完全治愈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关键在于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射频消融术作为目前的首选根治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势。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注重与患者沟通,帮助其理解手术过程与优势,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排斥心理。通过科学的解释和耐心的沟通,有助于患者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