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引起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心律失常类型是什么

在所有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心律失常类型中,心室颤动(室颤)是最为常见且最为危险的一种。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进而引发猝死。其发生率在所有恶性心律失常中位居前列,若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室颤症状,最有效的急救手段是立即使用除颤仪进行电除颤。电除颤可以迅速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在没有除颤仪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将双手置于患者双乳头连线的中点处,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控制在5-6厘米之间,频率维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应为30:2,即完成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循环进行5个周期。这样可以有效支持患者的脑部供氧和循环功能,为后续除颤争取时间。

在等待专业医疗设备到达的同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也为后续的除颤和治疗打下基础。因此,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对于应对突发的心源性猝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再来一次2025-07-21 08:52:3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