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的紧急救治方法
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紊乱,极易引发猝死,必须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在急救过程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电除颤,但在实际环境中,可能无法第一时间获得除颤设备,而且普通人员也难以通过肉眼判断是否发生室颤。因此,当患者出现突然昏倒、呼吸停止、心跳骤停等症状时,应立即启动基础生命支持措施,包括拨打急救电话、实施心肺复苏(CPR),并尽快安排电除颤。
第一步:迅速呼叫急救系统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时,首先应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喊,判断其是否有意识。若无反应,应立即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支援。同时保持现场通风,确保患者处于平躺状态,为后续抢救做好准备。
第二步: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1、首先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是否仍有搏动。若无搏动,表明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于坚硬平坦的地面或桌面,解开其衣物,露出胸部。施救者双手交叠,以胸骨中下段为按压点,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深度不少于5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按压过程中要保持双臂垂直,且每次按压后要确保胸部完全回弹;
2、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确保患者气道畅通。施救者用一只手托住患者后颈,另一只手捏住其鼻孔,防止漏气,然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连续吹气2次,观察胸廓是否抬起。完成5个循环后,暂停检查脉搏和呼吸情况。若无改善,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第三步:尽早实施电除颤
1、如果现场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快使用。按照设备提示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指定位置,AED会自动分析心律,并判断是否需要放电除颤。除颤后应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血液循环,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2、在某些情况下,室颤可能是由于基础疾病引发的,例如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瓣膜病等。此时除了除颤外,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患者存在严重电解质失衡(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则应优先纠正电解质紊乱,恢复心肌电生理稳定性。在医生指导下,也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进行控制。
总结:室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及时识别并启动急救流程至关重要。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同时,了解患者病史,处理潜在病因也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