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后是否就彻底安全了

房颤,也就是心房颤动,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急性发作时,可以通过药物或电复律的方式将心律转为窦性心律。然而,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并不意味着治疗已经结束,反而需要进一步的诊疗措施来防止病情反复。

患者在恢复窦性心律后,首要任务是明确导致房颤发作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到病因并对症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房颤复发的风险。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以及冠心病等。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一系列检查,排查上述潜在疾病,并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此外,如果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或属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在左心房,特别是左心耳部位形成附壁血栓。这类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引发体循环栓塞,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建议患者在恢复窦性心律后常规接受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排除血栓的存在。

如果检查发现存在左心房附壁血栓,应立即启动抗凝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等。抗凝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血栓进一步增大并促进其溶解,从而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和调整用药。

小森林乖2025-07-21 09:25:5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