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房颤到底有多危险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但极具潜在危害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危险性不仅体现在对心脏功能的直接影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以下从多个方面解析房颤的危害性:

首先,房颤会引发一系列急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在房颤发作期间,患者的心率往往急剧上升,有时可达每分钟150次以上,从而引发心慌、胸闷、气短、头晕等不适。对于同时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房颤可能诱发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其次,房颤长期存在会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由于心房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尤其是左心耳部位淤积,从而形成附壁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动脉系统,就可能引发脑梗死、肾动脉栓塞、脾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其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房颤相关并发症之一。

此外,房颤与中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据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国,大约三分之一的脑梗死病例是由房颤引起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可能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昏迷或死亡。

因此,一旦确诊房颤,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通过规范用药、抗凝治疗、导管消融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忽视房颤的存在,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姿态优雅的小慧慧2025-07-21 09:27:55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