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房颤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房颤是一种常见且潜在风险较高的心律失常疾病,若不加以重视,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脑栓塞、心力衰竭等。因此,房颤患者应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特别是是否出现与栓塞相关的症状。例如,当发生脑血管意外时,可能会出现言语不清、行动困难、肢体麻木等异常表现,此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除了及时识别症状外,房颤患者还应坚持规律服药,尤其是抗凝药物的使用,这对于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栓塞风险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传统的华法林和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华法林价格相对便宜,疗效确切,但其与多种食物和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且出血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特别是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否处于目标范围(通常为2.0-3.0),并密切关注是否有出血迹象。

新型口服抗凝药虽然使用方便、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但价格较高,且在某些特定人群中使用仍需谨慎。无论使用哪种抗凝药物,患者都应定期复查,并留意自身是否有异常出血情况,如皮肤出现瘀斑、牙龈出血、黑便等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此外,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和大量饮酒,这些都可能诱发房颤发作。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时光太真2025-07-21 09:46:0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