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什么?全面解析房颤的成因与影响
房颤(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其本质是心房肌肉失去正常的节律控制,出现无序的颤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节律由窦房结主导,它像一个天然的“起搏器”,指挥心房有规律地收缩。然而,当窦房结的功能受到干扰或抑制时,心房的多个部位可能会自行产生电信号,导致心房肌无序兴奋,从而引发房颤。
在房颤发作时,心房的电信号极为紊乱,原本规律的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形态各异、频率极高的杂乱波动。这种波动的频率可高达每分钟300至600次,远远超出正常心律的范围。
房颤会显著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由于心房无法有效收缩,大约30%的心房血液无法顺利进入心室,从而减少了心室的充盈量。这直接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低血压等供血不足的表现。
此外,房颤还可能引发肺循环障碍。由于左心房血液滞留,容易造成肺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肺淤血。患者可能会因此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综上所述,房颤不仅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还会对全身血液循环造成不良影响,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