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颤危险吗
房颤本身虽然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其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却可能带来致命风险。特别是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房颤的危害性会显著增加。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房颤绝不能掉以轻心。
房颤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是血栓栓塞事件。由于心房在房颤发作时无法有效收缩,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可能堵塞脑血管、肠系膜动脉或下肢动脉等重要部位。如果血栓堵塞脑血管,可能引发脑栓塞,造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若堵塞在肠系膜动脉,可能导致肠道缺血坏死,必要时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而下肢动脉栓塞则可能引起肢体缺血、坏死,严重者面临截肢风险。
此外,房颤还会对心脏功能造成持续性损害。在房颤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心房几乎丧失收缩能力,同时伴随心率过快,久而久之会导致心腔扩大、心肌纤维化,进一步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因此,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旦确诊房颤,在无抗凝禁忌症的前提下,应尽早启动规范的抗凝治疗。这不仅能有效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还能改善整体预后。
在疾病早期,若左心房尚未明显扩大,可考虑通过射频消融术进行根治性治疗。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若已错过手术时机,则应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配合抗凝治疗,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房颤虽然常见于老年人群,但其危害不容忽视。及早识别、规范治疗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所在。家中有老人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