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63岁患者确诊怔忡经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参考,涉及患者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怔忡是一种以心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常伴有心慌、气短、胸闷甚至胸痛等症状。本案例中,一位63岁女性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出现严重心慌、气短及胸闷症状,自行服药未能缓解,遂前往医院就诊。经全面检查后,确诊为持续性房颤,属于怔忡的一种表现形式。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持续超过7天且未自行终止,可能引发心功能下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经过为期12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病情明显改善,顺利出院。

【基本信息】女性,63岁
【疾病类型】怔忡(持续性房颤)
【就诊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口服地高辛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华法林钠片;静脉使用瓜蒌皮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配合归脾汤中药调理,并辅以中频脉冲电和体外反搏治疗
【治疗周期】12天
【治疗效果】心慌、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改善,顺利出院

一、初诊情况
患者曾因心脏瓣膜病、房颤接受过瓣膜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但术后仍存在房颤问题。一周前因情绪激动诱发心慌、气短、胸闷,症状持续且加重,服药无效。入院查体显示血压偏低,心率加快,心律不齐,脉搏短绌。心脏听诊发现机械瓣膜音清晰,心电图提示房颤,心脏彩超显示左心房增大、主动脉弹性减退。结合中医辨证,诊断为怔忡,西医诊断为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

二、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心肌酶等均无明显异常。中医辨证认为其病机为心阳不振、血瘀气滞,导致心悸、胸痛。西医方面采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瑞舒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华法林钠片抗凝以防血栓形成。同时,中医给予归脾汤加减,药物包括黄芪、当归、党参、酸枣仁等,辅以瓜蒌皮注射液与丹参多酚酸盐静脉用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此外,配合中频脉冲电和体外反搏治疗,以改善心肌供血,促进心脏康复。

三、治疗效果
治疗第8天,患者心慌、气短症状明显缓解,胸闷痛频率减少。住院12天后,整体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出院。医生建议继续口服药物,并定期复诊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情况调整抗凝方案。

四、康复建议
患者出院后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摄入,如蛋黄、绿叶蔬菜等,以免影响抗凝效果。同时要密切关注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生活上应避免熬夜、劳累,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诱发房颤复发。

五、总结与体会
持续性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容易导致心功能下降和血栓事件,治疗需中西医结合、综合管理。本例患者有多年心脏疾病史,此次因情绪激动诱发症状加重,提示情绪调节在房颤防治中的重要性。经过系统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后续仍需坚持规范用药与定期随访,以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幸福的结局2025-07-21 10:56:2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