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房颤动如何治疗
慢性心房颤动,尤其是特发性房颤,也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或单纯性房颤,是一种非病理性的心律失常。针对该病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恢复窦性心律:这是治疗的重要环节,适用于部分患者。药物复律常用的有可达龙(胺碘酮)、伊布利特、索他洛尔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电转复(即电除颤)方式快速恢复心律。对于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射频消融术、冷冻球囊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对于心房不显著扩大的持续性房颤,手术成功率可达70%-80%,而对于非长期扩大的心房,成功率甚至可达80%-90%。总体来看,心房大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心房越大,治疗效果越不理想。
2.控制心室率:对于无法恢复窦性心律或不适合复律的患者,重点在于控制心室率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建议将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理想状态是在安静休息时维持在60-80次/分。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地高辛等。
3.预防血栓形成与栓塞风险:房颤患者由于心房电活动紊乱,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尤其是左心耳部位。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引发脑卒中或其他器官梗塞。因此,抗凝治疗是关键。可使用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或者通过介入手段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有效防止血栓脱落,降低栓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