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聊聊房颤的那些事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对健康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在房颤发作时,心房的电活动异常快速且紊乱,频率可高达每分钟300~600次,导致心跳节奏快而不规则,通常在每分钟100~160次之间波动。这种心跳不仅比正常情况快很多,而且完全没有规律可言,同时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能力,影响了心脏的整体功能。
房颤的症状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慌、心悸,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任何明显不适,这种情况被称为隐匿性房颤,容易被忽视。房颤的成因复杂,既有可以逆转的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精神压力大、电解质紊乱或外科手术等,也有长期存在的不可逆病因,如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冠心病等。
无论房颤是否伴有症状,其对身体的危害都不容小觑。最严重的后果包括血栓形成与栓塞事件,如脑栓塞、脾栓塞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房颤还可能引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一旦确诊房颤,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心内科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指导。
在治疗方面,首先要明确房颤的病因并积极处理可逆因素。对于病因无法去除的患者,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控制、射频消融术以及外科手术等。其中,抗凝治疗是药物治疗的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这些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降低栓塞风险。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房颤较为先进的微创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已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对于适合该手术的患者,射频消融可以有效根治房颤,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房颤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心血管疾病,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应增强防范意识,发现症状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房颤带来的健康风险,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