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房颤到底是什么

房颤是心房纤颤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之所以被称为“房颤”,主要体现两个特点:一是心跳速度非常快,二是心房的收缩功能明显减弱。在心电图上,房颤的表现尤为明显,心房率可达到每分钟300到600次,但由于房室结具有保护性的隐匿性传导机制,并不是每一次心房的跳动都会传递到心室,从而避免了室颤的发生。

在临床中,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可能正常,也可能偏慢或偏快,这取决于个体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舒张功能逐渐下降,心房内的张力逐渐升高,这种情况极易引发房颤。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此外,房颤的发生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例如,任何导致心房张力升高的疾病,如瓣膜病、心肌肥厚、心脏舒张功能下降的心肌病,甚至是缺血性心肌病等,都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在这种状态下,心房通常会扩大,张力增高,从而为房颤提供了生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房颤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心脏疾病基础,甚至没有明显的心房扩大现象。这类情况也可能出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他系统性疾病中。因此,房颤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心电图表现,但并不一定特指某种特定的心脏疾病或全身状态,其具体病因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再来一次2025-07-21 11:38:1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