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房颤动是怎么回事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心律失常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跳动不规律,心跳频率快而不规则。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会出现心跳紊乱、心悸、乏力等症状。医学上可以通过脉搏与心跳不一致的现象来判断是否患有此病,因为患者的脉搏次数通常会少于实际的心跳次数。

心房颤动的成因较为复杂,既包括一些生理性的诱因,也包括病理性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饮酒、情绪波动剧烈、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等,都可能诱发心房颤动的发生。这些因素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从而引发心律异常。

病理性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炎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以及其他严重感染等疾病,都会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这些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心脏的正常电生理功能,造成心房电活动的紊乱,从而引发房颤。

心房颤动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

综上所述,心房颤动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心律失常疾病,了解其成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保障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小莹的海角2025-07-21 11:40:0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