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房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危害

心房颤动是一种因心房电活动紊乱引发的严重心律失常,常见于老年群体,尤其在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中更为普遍。该病症不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房颤的发生机制复杂,常常与心脏结构改变、电生理异常等因素有关。

在心室率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症状。然而,当房颤伴随心室率加快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乏力、胸闷、出汗以及活动耐力下降等典型表现。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也提示心脏功能可能已受到损害。

更为严重的是,房颤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等致命后果。其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栓塞事件,患者可能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甚至意识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此外,房颤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或加重原有的心脏病,进一步增加死亡风险。

因此,对于有相关症状的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积极采取药物或介入治疗,预防血栓事件和猝死的发生。房颤的早期识别与规范管理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走来走去2025-07-21 11:41:4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