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脏房颤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它是指心脏正常的窦性心律被扰乱,取而代之的是心房内多个异常兴奋点不规则地发出电信号,导致心跳节律紊乱。这种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跳快而不规则,严重时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房颤的发生往往与心房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多种心脏疾病都可能导致心房扩大或心房结构重塑,从而诱发房颤。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常引起左心房扩大,肺源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右心房扩大,而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等也是房颤的常见诱因。此外,还有一类房颤发生在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被称为孤立性房颤。
房颤对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心房内血流紊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液流动进入脑部血管,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第二,房颤会显著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尤其在心率过快或心室率不规则的情况下,长期可能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房颤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如有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