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房颤到底是什么?了解这种常见心律失常的成因与表现

房颤的医学全称是心房颤动,它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正常情况下,人类心脏的跳动由窦房结这一天然起搏点控制。然而,当窦房结的功能出现异常时,心脏的跳动可能会被其他部位的异位起搏点所取代。

房颤的发生机制主要与窦房结功能紊乱有关。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心房肌组织会产生异常的电信号,这些信号会干扰甚至取代窦房结的正常节律控制,导致心房出现快速而不规则的颤动。这种异常的心律会进一步影响心室的跳动节奏,造成整体心跳加快且节律紊乱。

在临床表现方面,房颤患者常常会感到心慌、胸闷,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晕厥。医生在听诊时会发现心跳节律完全不规则,同时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不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脉搏短绌”。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房颤的金标准。其典型的心电图特征包括:窦性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f波,RR间期呈现明显不规则,而QRS波群形态通常保持正常。这些特征有助于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发生房颤。

房颤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中风、心力衰竭等。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以便尽早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盖帽了2025-07-21 11:45:5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