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86岁老人突发胸痛喘憋,确诊左心室衰竭经药物治疗显著改善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86岁高龄女性患者,因突发胸痛、喘憋伴全身大汗前来就诊,初步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衰竭。经过为期两周的药物治疗,包括去乙酰毛花苷、呋塞米、硝酸甘油等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趋于稳定,顺利出院并进入长期随访阶段。

基本信息:女性,86岁
疾病类型:左心室衰竭
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4月
治疗方案:静脉用药(盐酸吗啡、去乙酰毛花苷、呋塞米、硝酸甘油)联合口服药物(地高辛、呋塞米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周,1个月后复查,需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症状显著缓解,病情稳定,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一、初次接诊情况
患者2天前开始出现胸痛,因高龄表达不清,家属无法准确提供病史。2小时前准备休息时突发喘憋,伴有明显大汗,采取端坐位缓解不适,未出现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急诊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异常Q波(Ⅲ)、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三项检查结果提示肌钙蛋白0.207ng/ml,CK-MB4.7ng/ml,Myo126.7ng/ml;B型钠尿肽前体>35000.0pg/l,综合判断为左心室衰竭,遂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未正常进食及排泄。

二、治疗过程与方案
患者入院后采取半卧位、双腿下垂体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同时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考虑到患者高龄,手术风险较大,经与家属沟通决定采用保守治疗。针对胸痛和喘憋症状,静脉注射盐酸吗啡以缓解焦虑并改善通气功能;使用去乙酰毛花苷增强心肌收缩力,密切监测心率与尿量变化;呋塞米注射液利尿降压,减轻肺循环淤血;硝酸甘油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整体心功能。

三、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前患者症状明显,胸痛与喘憋持续存在。经2周系统治疗后,复查结果显示:肌钙蛋白降至0.03ng/ml,CK-MB维持在4.7ng/ml,Myo下降至56.7ng/ml,B型钠尿肽前体降至89.7pg/l,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患者自述症状完全缓解,呼吸平稳,心率正常,符合出院标准。出院后继续服用地高辛片与呋塞米片,并嘱1个月后返院复诊。

四、出院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病情已稳定,但左心室衰竭具有复发风险,因此必须坚持按时服药,病情稳定后每半年定期复查。由于患者年事已高,自我监测能力有限,家属应密切关注其血压、心率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饮食上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盐高脂食物,控制饮水量,少食多餐。日常注意保暖,外出时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五、临床经验总结
本例患者以胸痛、喘憋为主要表现,是左心室衰竭的典型症状。除此之外,该病还可能表现为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乏力、少尿、活动后气促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心源性哮喘或急性肺水肿。老年人对身体变化感知能力下降,家属在日常照护中应特别注意其是否有上述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应立即送医检查,以防止病情恶化。及时识别与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尘封记忆2025-07-21 14:27:3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