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原理与操作方式详解

心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性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修复心脏中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未闭合的异常通道。这种异常被称为房间隔缺损,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心脏房间隔未能完全闭合,导致血液在左右心房之间异常分流。

手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心脏内部缺损部位放置一种特制的封堵器。该封堵器通过导管送入心脏,精准放置于缺损处。在手术后的3个月内,身体自身的内皮细胞会逐渐覆盖封堵器表面,最终实现生理性的闭合,彻底消除异常分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手术操作流程如下:医生通常会选择股静脉和股动脉作为穿刺入路。通过股静脉将导丝送入右心房,同时经股动脉将另一根导丝送入左心房。导丝在心脏内部构建出一条轨道,随后沿着这条轨道将带有封堵器的导管送至缺损位置。封堵器被压缩并通过导管送达正确位置后,释放封堵器,它会自动膨胀并紧密贴合缺损部位,从而有效封堵异常通道。

整个手术过程无需开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治疗房间隔缺损的重要手段之一。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确保封堵器位置稳定,且无并发症发生。

瑶宝贝2025-07-22 07:28:0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