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房间隔缺损术后护理要点解析

房间隔缺损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科学规范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护理内容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道管理、胸腔引流观察、心律失常监控、残余瘘排查以及封堵器状态检查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的护理建议:

1.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严密监测
术后应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尤其是术前存在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更应密切关注氧饱和度及血压变化。一旦发现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影响氧合功能,应及时给予降肺动脉压药物治疗,以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2.强化呼吸道管理
由于体外循环手术可能对肺部造成一定损伤,加之术后患者处于全麻恢复期,因此必须加强呼吸道护理。包括定时吸痰、保持气道湿润、鼓励患者早期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3.胸腔引流管的观察与处理
术后需密切观察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量及颜色变化。若短时间内引流量明显增多,提示可能存在术后出血,应及时通知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防止因积血引发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

4.心律失常的监测与应对
房间隔缺损手术可能损伤房室传导束,导致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中,Ⅰ度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暂时性水肿所致,通常可自行恢复;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则需考虑安装临时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律。

5.残余瘘的识别与处理
术后常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有效排除残余分流情况。若未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则应通过听诊器关注心脏杂音变化。如术后出现新的杂音,应高度怀疑存在残余瘘,需尽快复查超声以明确诊断。

6.封堵器状态的监测
对于采用封堵器治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注意封堵器是否有移位或脱落的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进一步干预准备,防止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月落林溪2025-07-22 08:00:3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