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长期不明原因头痛,竟是心脏房室间隔缺损作祟
(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参考,患者信息已进行隐私处理)
一位34岁女性患者,长期遭受左侧头部偏头痛和头晕困扰,病程超过4年,曾在多家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佳。最终在我院通过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并伴有房水平左向右分流。经过经股静脉房间隔封堵术联合药物治疗,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完全消失,术后恢复良好,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封堵器位置正常,无异常分流。
【基本信息】女性,34岁
【疾病类型】房室间隔缺损(中央型房间隔缺损)
【就诊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3月
【治疗方案】经股静脉房间隔封堵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4天,术后1个月复查
【治疗效果】偏头痛及头晕症状消失,心脏彩超复查无异常分流
一、初诊过程
患者因反复头痛、头晕4年就诊,疼痛主要集中在左侧头部,无恶心、呕吐,意识清楚,面部无紫绀。体检发现胸骨左缘2-4肋间有轻度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提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缺损大小为11×11×11mm,伴有房水平左向右分流。颅脑CT和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二、治疗过程
确诊后,患者接受了经股静脉房间隔封堵术,手术在彩超引导下完成,无射线暴露,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封堵器周围血栓形成。术后3天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异常分流,头痛、头晕症状明显缓解,第4天出院。
三、术后恢复与效果
术后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完全消失,睡眠质量显著改善。1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显示房间隔结构正常,封堵器稳定无移位。阿司匹林需持续服用半年,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以监测血小板功能。
四、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封堵器脱落;封堵器含金属成分,应避免进行磁共振检查;术后半年内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和血常规,确保治疗安全。
五、医生总结与建议
对于成人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头晕或脑梗塞,若神经系统检查无明确病因,应考虑心脏结构性异常,特别是房间隔缺损。目前经皮房间隔封堵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式,具有微创、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