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手术选择微创还是介入更合适?
对于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式,很多患者会纠结于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究竟哪种更好。其实,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决定。
微创手术适合较大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这种手术方式通常是在肋缘处开一个较小的切口,通过短输送鞘将封堵伞直接送至缺损部位进行封堵。由于切口相对较小,因此创伤比传统开胸手术要小,同时也不需要暴露在放射线之下,安全性更高。
而介入治疗则更适合缺损较小的患者,它是通过股静脉将封堵器输送至心脏缺损部位完成封堵。虽然这种方式不需要开刀,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时间也更短,但其对缺损周围边缘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有5-7厘米的边缘支撑,而微创手术只需要2-3厘米即可。
从操作难度和适应症范围来看,微创手术的适应范围更广,操作也相对简单一些。但因为有小切口的存在,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可能还需要经过肺部或纵隔区域,影响恢复速度。
相比之下,介入治疗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其劣势在于输送鞘较长,封堵器尺寸选择较为固定,可能不适合所有患者。此外,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受到一定的放射线照射,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