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类型与形成机制

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未氧合的血液从右心系统异常流向左心系统,从而引起全身缺氧和紫绀症状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其发生机制,可以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第一类为出生时即存在的结构性心脏畸形,这些疾病在婴儿出生时就已形成右向左分流,常见的类型包括:

1.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包含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的复合畸形;

2.右室双出口,指两条大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

3.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即主动脉和肺动脉位置互换;

4.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肺静脉未能正常连接左心房;

5.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发育严重不良。

第二类为后天发展形成的右向左分流,这类情况通常是由于早期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未及时治疗,导致肺动脉高压逐渐加重,最终逆转为右向左分流。例如: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在长期未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血液分流方向由原来的左向右逆转为右向左,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紫绀和低氧血症。

懒猫变小虎2025-07-23 06:43:2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