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分类方式

临床上,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先天性心脏病通常被分为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两大类。这种分类方式主要依据的是患者是否出现发绀(即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这一典型症状,并结合心脏内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来进行区分,便于初步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由于心脏内部存在右向左的异常血流分流,导致体循环中混入未经肺部氧合的静脉血。这类情况通常伴随着肺部血流量减少,或者动静脉血液在心脏内部发生混合,最终引起患者出现明显的发绀现象。常见的疾病包括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

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则多因心脏结构异常导致左向右分流,使得肺循环中的血流量显著增加。这种血流异常通常会引起肺充血,并可能导致左心系统的梗阻性病变。这类心脏病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类方法更适合于非专业医疗人员和普通公众理解与使用。对于专业的心脏外科医生而言,他们通常会采用更为精细的三级分类系统,即基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节段解剖结构、病变类型及具体病变描述进行详细划分,以便于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和手术策略。

漫天花落知多少2025-07-23 07:19:4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