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吗?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在医学界,关于卵圆孔未闭是否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讨论并不少见。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在一次病例讨论中,我曾将“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作为诊断结果提出,却被王主任当场质疑:“卵圆孔未闭真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吗?”这一问让我顿时愣住。其实,很多刚入行的医生都会有这样的误解,更不用说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的家长了。一旦发现孩子心脏存在一个小“漏洞”,往往会非常紧张。但卵圆孔未闭其实并不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理现象。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重要的血流通道
在胎儿阶段,由于肺部尚未开始工作,血液需要通过卵圆孔从右心房流入左心房,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因此,卵圆孔并不是心脏畸形,而是胎儿发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正常结构。
多数情况下卵圆孔会自然闭合
通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随着肺部开始工作,卵圆孔会在出生后3个月内逐渐闭合。有些孩子的卵圆孔闭合时间会稍晚一些,可能延迟到3岁左右。如果到了成年仍未闭合或者闭合不全,就被称为卵圆孔未闭。据统计,大约有25%的成年人存在卵圆孔未闭,只是大多数人并未做过相关检查,所以并不知情。
卵圆孔未闭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
大多数卵圆孔未闭的直径都很小,一般不超过4毫米,只会产生极少量的左向右分流,对心脏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也不会引发明显症状。因此,如果没有特殊症状或并发症,医生通常建议观察,不需要特殊治疗,尤其是儿童更不必急于手术。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并发症
虽然卵圆孔未闭本身并不危险,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例如,静脉系统中的微小血栓可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左心系统,导致反常性栓塞,进而引发脑梗塞;此外,部分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和减压病有关。如果有这些并发症,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封堵手术。
现代治疗手段已非常先进
早期治疗卵圆孔未闭需要开胸手术,创伤大且恢复慢。如今,介入封堵术已成为主流治疗方法,只需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将封堵器送至卵圆孔位置即可完成治疗。术后仅需服用6个月的阿司匹林,几天内即可出院。而且现在还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操作,完全避免了放射线的暴露,安全性更高。
总结来说,卵圆孔未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先天性心脏病。它在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也无需治疗。只有在出现特定并发症或心理压力过大时,才需要考虑干预治疗。所以,如果你或孩子被诊断为卵圆孔未闭,不必过度担忧,听从医生建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