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院后早期的护理要点
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来说,手术只是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出院后的恢复期护理同样至关重要。由于先心病类型多样,手术方式各异,术后护理也需要因人而异。当孩子顺利完成手术并度过危险期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安排出院。此时,孩子虽然已经离开医院,但仍需继续口服药物并定期复查。很多家长在孩子出院初期会感到不安,毕竟离开了专业的医疗环境,如何科学护理、促进康复成为一大挑战。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保持平稳心态,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按时服药是术后恢复的关键环节。出院前,药师会详细交代每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时间。常见的药物包括强心药地高辛、利尿药呋塞米和螺内酯、扩血管药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补钾药氯化钾片、抗炎药醋酸泼尼松和吲哚美辛、降肺动脉压药西地那非或伐地那非,以及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服用地高辛前需测量心率,心率过慢应暂停服用,并避免与钙剂同服。卡托普利需每8小时服用一次,而依那普利或卡托普利与利尿药最好间隔1-2小时服用,以防血压过低。使用波生坦时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吲哚美辛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华法林则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
饮食管理对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术后一个月内应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避免增加心脏负担。饮食上要做到禁油腻、限盐分、适量进食。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饮食,但仍然要选择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搭配适量的蔬菜和水果。注意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影响心脏功能。同时,应避免食用骨头汤、鱼汤等高油脂汤类。
伤口护理需细致规范。通常在拔除引流管后10-14天到胸外科门诊拆线。在此期间,每2-3天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换药。拆线后一周内避免清洗伤口,待痂皮自然脱落、伤口干燥无渗出后方可洗澡。
正确使用祛疤贴有助于美观恢复。拆线一周后,可以在洗澡后开始使用祛疤贴。第一天贴敷5小时,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无不适,每天延长使用时间2-3小时,最终建议每天贴敷15-20小时。可用清水清洗贴片,擦干或晾干后继续使用。每贴建议使用一个月,共使用两贴。
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及时应对异常情况。除了每次服用地高辛前测量心率外,还要留意孩子是否出现反复发热、呕吐、拒食、烦躁不安等症状。如果孩子诉说腹痛,需警惕心包积液的可能。术后心包切开综合征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若伴随饮食不当,容易导致大量心包积液。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中少量积液可通过药物和饮食调整吸收,而大量积液可能需要急诊引流。
定期门诊复查确保恢复进程正常。一般建议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胸外科门诊随访。如有特殊情况,可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复查时间。
总之,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恢复需要科学、细致的护理。虽然不同病种和术式之间存在差异,但掌握以上共性的护理要点,有助于帮助孩子平稳度过术后早期阶段,促进身体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