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警惕感冒后心前区疼痛,或为病毒性心肌炎作祟!

(声明:本文仅供科普参考,案例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之后。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乏力,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本文介绍的是一名26岁女性患者,在一次普通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心前区不适,最终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包括维生素C注射液、肌苷注射液、阿昔洛韦片及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等,患者病情明显缓解,相关症状消失,治疗效果良好。

病例基本信息

性别:女性

年龄:26岁

疾病类型:病毒性心肌炎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6年10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卧床休息

住院周期:3周

治疗效果:症状缓解,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一、初诊情况

患者为26岁女性,1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未伴随胸闷、憋气、放射性疼痛、出汗、发热、咳嗽等症状。曾在家中自行服用中药治疗3天,但效果不明显。随后前来我院就诊,门诊心肌酶检查结果显示:肌酸激酶224.0U/L、乳酸脱氢酶426.8U/L、肌酸激酶同工酶88.6U/L、α-羟丁酸脱氢酶283.9U/L,各项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并安排住院治疗。

二、治疗过程

入院后,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窦性心律不齐。结合其病史和症状,判断其处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阶段。由于该病发展迅速,稍有活动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医生建议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担和心肌耗氧量。

在药物治疗方面,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和肌苷注射液静脉滴注,以改善心肌代谢和营养状况;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用于调节心率并改善心脏功能。经过为期3周的系统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病情趋于稳定,达到出院标准。

三、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精神状态良好,睡眠质量佳。复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心前区疼痛症状自治疗后逐渐减轻并最终消失,整体恢复良好,医生评估后同意安排出院。

四、康复建议与生活注意事项

1.饮食调理

出院后,患者应注重饮食营养,选择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以及牛奶、鱼类、禽类等优质蛋白来源。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与维护。

2.适度休息

建议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为心脏恢复提供良好环境。

3.预防再次感染

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及其他病毒感染,从而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复发的风险。

五、医生提醒与疾病认知

病毒性心肌炎常在感冒、咽痛、腹泻等病毒感染后发生,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若忽视这些早期信号,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发展为慢性心肌炎或不可逆的心肌损伤。

本案例中的患者因及时就医,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提醒广大公众,一旦在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后出现心前区疼痛、心悸等不适,应高度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尽早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往事随风2025-07-24 06:04:4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