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肥厚型心肌病引发胸闷胸痛,李阿姨成功治疗案例分享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保护患者隐私,相关内容已做处理)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异常增厚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心脏疾病,可能引发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本文讲述的是一位56岁女性患者李阿姨,在活动后出现阵发性胸闷、胸痛及出汗症状,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详细检查后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完全缓解,预后良好。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

年龄:56岁

疾病类型:心脏肥大(肥厚型心肌病)

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3月

治疗方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胺碘酮片、螺内酯片、华法林钠片

治疗周期:住院7天,1个月后复诊随访

治疗效果:胸闷、胸痛症状消失,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一、初次接诊情况

李阿姨主诉在6小时前出现阵发性胸闷、胸痛及出汗症状,主要在活动过程中诱发,共发作3次,每次持续数秒,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未伴随其他明显不适。体格检查显示心率65次/分,节律规整,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未触及震颤或心包摩擦音,心脏浊音界未扩大,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初步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窦性心律,左室面高电压ST-T异常改变。随后行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左房扩大及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果,初步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二、住院治疗过程

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心肌三项检测,结果显示肌钙蛋白Ⅰ为0.01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4.06ng/mL,肌红蛋白<30ng/mL,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无急性心肌损伤。

综合评估后,医生决定采取药物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治疗方案包括:

  •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作为β受体阻滞剂,用于控制心室率,降低心肌收缩力;
  • 盐酸胺碘酮片:用于预防心律失常,尤其降低房颤发生风险;
  • 螺内酯片:作为利尿剂,促进体液排出,减轻心脏负担;
  • 华法林钠片:抗凝药物,改善血流动力学,预防血栓形成。

三、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前,患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胸闷、胸痛及出汗。经过7天的住院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利尿、抗凝等综合措施,患者自述症状基本消失,期间未出现房颤等并发症。

查体结果显示心律整齐,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正常。综合评估后认为病情稳定,遂安排出院。出院后继续维持原药物治疗方案,1个月后复诊,症状未再复发,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

四、出院后注意事项

虽然李阿姨的病情已得到明显改善,但为了防止复发和并发症,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坚持规范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 饮食调理:建议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蔬菜等,有助于机体恢复;
  3. 适度锻炼: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如瑜伽、慢跑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应以自身耐受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五、医生总结与建议

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脏肥大类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胸闷、胸痛、乏力、心悸等表现。本案例中,尽管患者心脏外形未见明显扩大,但通过心脏彩超仍能发现心肌节段性异常,从而及时确诊。

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李阿姨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预后良好。因此,建议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总之,肥厚型心肌病虽为慢性疾病,但只要坚持规范治疗、合理调养,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天知道2025-07-24 14:00:1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