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健康影响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家族遗传特征的心肌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约180/10万。根据国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国外的患病率约为200/10万。该病主要表现为心肌异常肥厚,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房颤动(房颤)和血栓形成等,对心血管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肥厚型心肌病的分类

根据心脏左心室流出道是否存在血流受阻的情况,肥厚型心肌病可分为两种类型:非梗阻型和梗阻型。其中,梗阻型由于左室流出道狭窄,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临床症状更为明显。

常见临床表现

患者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不同形式的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全身乏力、头晕等。当心脏供血功能严重受损时,还可能出现晕厥现象。多数患者会经历心悸、心慌等不适,若病情持续发展,心脏逐渐扩大,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的不同表现

当肥厚型心肌病导致左心功能受损时,患者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急性肺水肿等左心衰竭的典型症状。而右心衰竭则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淤血、食欲下降以及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的体征。

疾病管理与预防

鉴于该病的遗传倾向,建议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关注自身心血管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或介入治疗。

高怡哈哈2025-07-24 14:20:5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