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肌病
心肌病是指一组具有多样性的心肌病变,主要由于不同病因导致心脏在机械功能和电生理活动方面出现异常,通常表现为心室结构的异常变化,如心室肥厚或扩张等。
心肌病的基本特征
这类疾病的核心特征是心室的非生理性肥厚或扩大,这些改变并非由高血压或冠心病等常见心脏问题直接引起。随着病情发展,严重的心肌病可能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或不可逆的心力衰竭。
心肌病的分类
目前医学上将心肌病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其中,原发性心肌病是指病变仅限于心肌本身,且病因不明或遗传因素占主导的疾病。
原发性心肌病的类型
扩张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主要表现为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肥厚型心肌病则以心肌异常肥厚为特征,尤其是室间隔部位;限制型心肌病多见于心室充盈受限的情况;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则主要影响右心室,容易引发心律失常;此外还有一些无法归类的未定型心肌病。
继发性心肌病的成因
继发性心肌病则是由于其他系统性疾病影响到心脏肌肉所导致的,例如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感染因素(如病毒性心肌炎)、内分泌紊乱、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类心肌病通常随着原发病的控制而有所改善。
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心肌病不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早期识别、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