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感染性疾病,若未能及时诊治,极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心内膜受到感染,心脏瓣膜可能受损或出现急性病变,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部分患儿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急促、乏力、食欲减退、下肢水肿等。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持续恶化,往往需要通过手术修复或置换受损瓣膜。

栓塞性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导致心腔内形成赘生物,这些赘生物一旦脱落,便可能随血流运行至全身各处,造成栓塞。最常见的栓塞部位是大脑,引发脑栓塞,表现为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其次为肺栓塞,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此外,肠系膜动脉栓塞也可能发生,造成腹痛、肠坏死等严重后果。若患儿反复出现栓塞事件,需考虑手术清除赘生物。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也是该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一方面,肾血管可能因栓塞而导致肾脏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某些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少尿、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

感染性动脉瘤

动脉瘤的形成与处理

感染性动脉瘤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犯动脉壁,导致局部血管壁薄弱、扩张而形成的。此类动脉瘤多发生在大血管或其分支,如主动脉、脑动脉等,具有较高的破裂风险,一旦破裂可能导致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一旦确诊感染性动脉瘤,通常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或血管介入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玛丽莲猛兔2025-07-25 08:37:3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