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肌缺血有哪些表现?其成因又是什么?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肌供氧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状况可能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了解其症状和成因,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

心肌缺血的常见症状

1.心绞痛

典型的心绞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波动、寒冷刺激等情况下发生。患者会感到胸骨中下段后方出现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有时会放射至左臂、左肩、下颌,甚至背部。疼痛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通过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较快缓解。

2.心肌梗死

当心肌缺血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此时的胸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疼痛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且常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

3.无症状型心肌缺血

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这类患者通常是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时被发现。

心肌缺血的常见诱因

冠状动脉病变

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病变。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膜形成斑块、管腔狭窄,从而减少心肌供血。

血栓形成

在已有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斑块可能破裂,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造成血管急性闭塞,从而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家族史等。这些疾病或生活习惯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从而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总结

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心脏疾病,其症状多样,从典型心绞痛到无症状型缺血都有可能。其根本原因多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因此,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对于预防心肌缺血至关重要。

我心闲已素2025-07-25 09:12:5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