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血压偏低的原因及分类解析

血压低指的是体循环动脉血压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在测量血压时发现数值偏低。造成血压偏低的原因多种多样,医学上通常将其分为以下两大类别:

一、生理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是指一些健康人群的血压虽然持续低于正常参考值,但通常低于90/60mmHg,却并未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供血不足的症状,也没有发现心脏、血管或其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这种情况多见于体质较为瘦弱、体型偏小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

二、病理性低血压

病理性低血压则多见于某些疾病状态下,如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或患有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晚期、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此外,低血压也可能继发于其他病理情况,例如严重感染引发的休克、体液摄入不足导致的脱水、大面积烧伤、失血过多、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病理性低血压的应对措施

对于病理性低血压患者,应积极查找并治疗原发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液体、改善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若出现头晕、眼前发黑、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意外。

低血压的诊断标准

医学上通常将成年人的血压低于90/60mmHg定义为低血压,即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但是否需要干预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整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

泉韵2025-07-27 10:24:5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