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于哪些人群及瓣膜部位?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某些特定人群中。该病最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个体,尤其是那些存在心脏结构异常或接受过心脏手术的人。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感染性心内膜炎?
首先,人工心脏瓣膜植入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风险人群。由于植入材料可能更容易附着细菌,因此这些患者需要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其次,老年人患有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的人群也容易发病。随着年龄增长,瓣膜组织逐渐老化,容易成为细菌寄生的温床。
此外,静脉药物滥用者和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属于高发人群。前者由于反复使用不洁针具,容易导致血液感染;而后者因免疫力低下及血液循环不畅,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累及哪些心脏瓣膜?
从临床统计来看,二尖瓣是最常被感染的瓣膜,其次是主动脉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三尖瓣也可能受到累及,尤其是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更为常见。
急性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区别
根据病情发展速度,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两种。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免疫力严重低下的患者或静脉吸毒者。
与之相对,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程较为缓慢,症状隐匿,通常由草绿色链球菌引起,常见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
总结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在有心脏基础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及时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