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成因与影响解析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影响心包及心脏功能的长期炎症性疾病。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部的一层薄膜,正常情况下,心包与心脏之间存在一个充满润滑液的空腔,称为心包腔,起到减少心脏跳动时摩擦的作用。

心包炎的病理变化

当心包受到炎症侵袭时,其结构会发生显著改变。原本光滑、可滑动的心包层可能变得粗糙,并与心脏表面发生粘连,形成瘢痕组织。这种粘连会逐渐使心包失去弹性,进而从外部对心脏施加压力,限制其正常舒张和收缩功能。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诱因

由急性心包炎演变而来

许多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例是由急性心包炎未得到及时或有效治疗而逐渐发展而来。急性炎症若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心包增厚、纤维化,最终形成缩窄性病变。

结核感染的继发影响

此外,结核病也是导致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结核菌可通过血液传播至心包,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最终造成心包纤维化和钙化,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疾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随着病情发展,心脏的舒张功能受限,静脉回流受阻,可能导致全身性充血和水肿,出现如肝大、腹水、下肢浮肿等症状。患者常感乏力、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命质量。

雪域孤狼2025-07-27 15:33:4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