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为何常伴随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其中,高脂血症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与肾病综合征本身的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一、蛋白尿丢失导致肝脏代偿性脂蛋白合成增加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会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出现。这种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造成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当机体检测到血浆白蛋白降低时,会通过反馈机制刺激肝脏增加蛋白质的合成,以弥补丢失。
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是关键因素
肝脏在合成蛋白时,并非只合成白蛋白,还会同时合成多种脂蛋白。由于脂蛋白的清除速度相对较慢,它们在血液中积累,最终导致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这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低蛋白血症引发的血液浓缩效应
除了肝脏代偿机制外,肾病综合征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还会导致胃肠道水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使患者进食减少、饮水不足,进一步引发脱水和血液浓缩。
血液浓缩使血脂检测值升高
在血液浓缩的状态下,虽然血脂的实际浓度可能没有明显升高,但由于血浆容量减少,血液中脂质的相对浓度升高,从而在检测中表现为高脂血症。
三、高脂血症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虽然肾病综合征相关的高脂血症在蛋白尿缓解后可能自行改善,但若不加以控制,长期高血脂状态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高血脂可能诱发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当血脂水平过高时,尤其是甘油三酯显著升高,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肾病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建议采取的干预方式
首先,应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摄入,避免高脂饮食。其次,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可使用他汀类或贝特类降脂药物进行干预,以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