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血脂异常的常识与防治措施

血脂异常通常指的是血液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以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同时伴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这种异常状态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未加控制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血脂异常的危害

由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因此它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严重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血脂异常,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检查的适用人群

血脂异常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化验检查。以下人群应特别注意定期检测血脂水平:

  •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或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
  • 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病史或血脂异常家族史者。

不同人群的血脂检测频率

建议20至39岁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而对于已经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则建议每3至6个月复查一次血脂情况。首次发现异常者应在4周左右进行复查,以确认诊断。

血脂异常的干预措施

对于确诊为血脂异常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治疗的核心在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

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

血脂异常的基础治疗是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部分患者虽然服用调脂药物,但忽视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甚至继续吸烟饮酒,这种做法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原发疾病的治疗

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引发血脂代谢紊乱,因此必须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以改善血脂水平。

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血脂异常的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患者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合理体重,并适当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坚果类食物,从而有效改善血脂状况。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