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为何需要服用华法林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且关键的心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患者受损的瓣膜替换为人工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有时还需要使用缝线、成形环或补片等材料进行修复。
术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由于植入体属于外来物质,术后早期血液容易在其表面凝结,形成血栓。这种血栓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瓣膜卡顿(卡瓣)或血栓脱落导致的全身性栓塞,如脑栓塞、肺栓塞等。
华法林的作用机制
华法林是一种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属于维生素K拮抗剂。它通过抑制体内凝血因子的合成,使血液不易凝固,从而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不同瓣膜类型的抗凝需求差异
对于接受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通常在术后短期内需要服用华法林,待身体逐渐将瓣膜表面内皮化、覆盖后,便可逐步停药。然而,对于植入机械瓣膜的患者来说,由于其材料特性更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因此通常需要终身服用华法林以维持抗凝效果。
合并房颤患者的抗凝需求
此外,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心房颤动(房颤),无论是否植入人工瓣膜,都存在较高的血栓风险。因此,这类患者通常也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中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监测与个体化治疗
在使用华法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确保抗凝强度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药物反应及个体差异,调整剂量,实现个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