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如何有效治疗
近年来,随着微创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材料工艺的不断进步,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首选方式。这种手术方式无需传统开胸,通过导管将新的人工瓣膜送至病变位置进行置换,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还能有效恢复主动脉的血流畅通,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甚至实现临床治愈。
主动脉瓣狭窄的危害
主动脉瓣是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关键阀门,其功能至关重要。随着年龄增长,瓣膜容易出现钙化、老化以及退行性变,导致瓣口逐渐狭窄。当狭窄程度达到重度时,心脏泵血受阻严重,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晕厥、胸痛甚至猝死。
不及时治疗的后果
研究表明,若在症状出现后仍未进行有效干预,重度主动脉狭窄的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往往不足三年。这一生存率甚至低于某些中度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可见其病情的严重性。
治疗方式的演变与现状
过去,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由于许多患者年龄较大或合并其他疾病,传统手术风险较高,限制了其应用。如今,随着TAVR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不适合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也能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改善瓣膜结构或解除狭窄。虽然部分药物可用于缓解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但对机械性梗阻并无治疗作用,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药物治疗仅作为术前过渡或术后辅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