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儿童人工呼吸频率及操作要点解析

在实施儿童心肺复苏(CPR)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频率至关重要。人工呼吸的频率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状况、施救人数以及是否建立高级气道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有效通气和循环。

单人与双人施救时的人工呼吸频率

当只有一位施救者在场时,应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操作,即每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这种比例有助于在保证循环支持的同时,提供足够的氧气。

若为两位施救者协同操作,则推荐采用15:2的比例,即每进行15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双人操作可以提高按压的连续性和通气的及时性,从而提升复苏成功率。

高级气道建立后的人工呼吸策略

在患儿已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或喉罩)的情况下,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0次以上,并且人工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至10次。此时无需中断按压进行人工呼吸,可以实现持续按压与通气的同步进行。

仅有呼吸停止时的处理方式

若患儿仍存在自主心率和脉搏,但缺乏有效呼吸,应单独进行人工呼吸,频率建议为每分钟12至20次。此时无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重点在于维持正常的氧合状态。

人工呼吸操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确保每次通气能够引起胸部明显抬起,表明气体已有效进入肺部。同时应避免过度通气,以免造成胃胀气、气压伤或影响回心血量。潮气量适中即可,通常以观察到胸廓起伏为标准。

小球球乖乖2025-07-29 10:01:3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