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脏骤停是什么意思?全面解析与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跳动,无法向全身输送血液的一种危急状态。通常表现为心室颤动(室颤)或窦性停搏,严重时心电图显示为一条直线。这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在几分钟内导致死亡。

心脏骤停的主要表现

1.意识丧失

患者通常会突然倒地,失去意识。可以通过轻拍其肩膀、在耳边大声呼喊等方式判断,若无任何反应,则可能是心脏骤停的征兆。

2.呼吸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类似叹气的微弱呼吸,也可能完全停止呼吸。这种呼吸异常是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之一。

3.大动脉搏动消失

正常情况下,颈动脉或股动脉会有明显的搏动感。在心脏骤停时,这些部位的脉搏会消失,但非专业人员可能难以准确判断。

如何进行初步判断与急救

对于非医疗人员来说,识别心脏骤停的关键在于观察患者是否意识丧失没有正常呼吸。若出现这两种情况,即可初步判断为心脏骤停,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步骤(CAB原则)

  • C(Compressions)心脏按压: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每轮按压30次。
  • A(Airway)畅通气道:在进行人工呼吸前,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无阻,可通过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
  • B(Breathing)人工呼吸:完成30次心脏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帮助恢复氧气供应。

心肺复苏应持续进行,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同时,若现场有条件,应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除颤,提高抢救成功率。

人生如梦2025-07-29 10:03:5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